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发布>>地方质检新闻>>地方新闻

树立品牌 开拓市场
——吉林梅河口市国家级出口果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纪实

发布时间:2017-10-30     文档来源:质检报刊社

  “获得国字号出口示范区这一名片,对于助推果仁产业发展壮大、推介梅河口特色农产品、建设国家级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9月27日,梅河口市副市长霍光从吉林通化检验检疫局局长朱星手中接过“国家级出口果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荣誉牌匾,“希望能以此为新起点,发挥果仁加工产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坚持不懈抓好质量提升,打响梅河口品牌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 

  2015年初,吉林检验检疫部门大力支持梅河口市推行出口示范区建设,历经两年多努力,创建工作结出硕果,9月15日质检总局正式授予梅河口市国家级出口果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成为我国首个以出口松子仁为主的出口果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 

  亟待变革 

  多年来,梅河口立足区位资源优势,走出“进松子靠省外、出松子靠外销”的发展之路,逐步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果仁生产加工集散中心。但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高、缺乏自主品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日渐凸显,产业依然停留在破壳后挑选出售的简单加工阶段,制约着梅河口果仁加工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产业质量提升步伐,成为地方政府、企业的迫切需要。 

  “创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过程,就是一次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质量品牌意识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朱星说。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同一个目标,通化局与梅河口市政府达成共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检验检疫监管、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模式,携手创建省级、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示范区创建之初,梅河口市果仁协会秘书长高光伟对如何动员企业忧心忡忡:“企业是创建的主体,但是企业只知道进料、加工、签合同、销售,不知道如何开展创建工作。” 

  精准施策 

  想政府所想,急企业所急。在吉林检验检疫局食品处等有关部门支持下,通化局充分发挥政策、信息、技术优势,着力加强区内重点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建立出口产品可追溯体系,帮助企业开展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方法,推动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与地方政府合力打造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帮扶企业规划实验室建设、培训实验室检测人员。免费为企业检验农残项目,及时提供进口国家地区最新食品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咨询服务,帮扶企业提升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检验检测能力…… 

  为增强企业创建出口示范区的决心,通化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并对辖区内21家出口食品备案企业按照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自检自控能力、出口质量和数量进行分类管理,降低抽批比例,提高通关效率。将报检窗口前移,优先为出口果仁生产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 

  企业有困难绝不袖手旁观。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示范区产业,通化局积极引导辖区内龙头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吉林唐豆豆、冠林、浩成、民生公司投资数亿元改造、扩建、新建现代化工厂,投产后加工能力、品质水平大幅提高。吉林纳德公司利用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吉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松子深加工产品,涵盖松仁油、松仁酒、蛋白粉、化妆品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成效凸显 

  在吉林检验检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梅河口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作用,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取得显著创建成果,产品质量、企业质量意识、接轨国际意识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梅河口松子出口量逐年增大,仅今年上半年,示范区内企业就已出口8800吨、货值9000万美元。 

  出口示范区的创建,有力拉动了全市林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梅河口并非松子盛产地,但充分利用嫁接技术,推动10万亩红松果林基地向经济林转化,进一步巩固了国内果仁产销基地的龙头地位。 

  “未来,我们还要打造果仁加工特色小镇,将工业集聚在一起,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检验检疫提供精准帮扶,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加大质量投入,用这个国字号名片推动实现梅河口果仁产业的华丽转身。”高光伟对示范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 珣 姚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