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发布>>地方质检新闻>>地方新闻

创新引领发展
深圳检验检疫局深化口岸卫生检疫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17-12-26     文档来源:质检报刊社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占全国五成,进出境交通工具占全国七成,通关压力大、防疫任务重。如何在大客流、大车流面前实现大创新、大突破?如何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规范业务运作、推动业务发展、引导业务变革、创新业务模式?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以一整套着眼长远的布局,谋划和建设智慧卫生检疫的未来。 

  顶层设计搭建新平台 

  “深圳检验检疫局的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在业务运行、便捷通关、智慧体验方面效果显著,应整合到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2018年1月1日将在全国上线使用。”今年9月在质检总局第三次通关便利化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领导对卫生检疫信息化事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智慧卫检”框架呼之欲出。 

  举旗定向,号角吹响。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任务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倒排工期,确保智慧卫检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优化智慧检疫监管系统设计,新增了口岸测温图像识别、上传、大数据挖掘功能,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了充分整合,全面掌控全国机场的检疫查验情况,实现全国机场口岸一体化运作;同时开发多渠道健康申报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优化统计分析、值班管理等8大模块,提升系统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创新研发九大系统,根据经济新常态下卫生检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研发第四代智能红外体温监测系统、移动执法综合平台、人工智能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智检watch、手持式智能测温仪、全球旅行医学咨询平台、检疫机器人、核生化一体监测车、深港卫生检疫微信交流平台等9大系统,全面打造业务涵盖更广泛、功能更智能高效的“智慧卫检”。 

  深圳检验检疫人用短短的3个月,再一次展现出惊人的“深圳速度”。 

  一体两翼打造新标杆 

  12月15日,第四代智能红外体温监测系统在深圳湾口岸正式上线使用,与手持式智能测温仪、移动执法综合平台正式形成“一体两翼”。由此,电脑端与移动端功能互补、体温监测系统与智慧检疫系统无缝对接、业务运行与业务管理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正式启动。 

  测温更精准,优化6种测温算法,参数自动调节,提升测温精度3倍以上;工作更高效,人脸识别去除90%无效报警,一张显示屏监控全场,利用移动执法平台,测温、巡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岗位可灵活重组,整体效率提高40%以上。 

  在口岸现场,智慧检疫系统可自动判断漏警图片,通过移动平板发出提示,实现前警后截,确保“逢警必处”。此外,红外图片与旅客证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绑定,将全国各口岸的报警图片生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研判疫情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疫情风险预警信息,对检验检疫部门深层次、大力度地推进大数据研究与信息可视化分析展示工作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信息化建设要以优政、兴业、惠民为目的。”这是深圳局研发各项智慧卫检设备所遵循的原则。信息化不仅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还让不少“老大难”问题得以突破解决。 

  人工智能催生新模式 

  近期,深圳湾口岸传染病排查室内,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智能流行病学调查助手“小Q”。她不仅掌握24门语言,能熟练与外国旅客对话交流,还熟悉96种传染病,能在对话间准确把握症结所在,询问中切中流行病学调查关键。“‘小Q’适用于全球任何一个边境口岸、旅行门诊、传染病监测哨点,我们可以向世界贡献‘深圳智慧’。”研发人员骄傲地说。 

  在入境小车通道旁,机器人测温已经取代人工逐车逐人测温,配合个人电子健康申报和痕迹管理,能够确保异常申报的闭环管理。同时,可应用于健康咨询、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处置、烈性传染病排查、快件行李查验等业务类型的机器人已投入研发,大通量、复杂、高危、高强度的检疫难题将会被一一破解。 

  出现重大疫情时,在入境口岸给重点旅客发放智能穿戴设备“智检watch”并进行智能后续监管,有力解决了未达到移送医院标准的旅客后续监管信息缺失的问题。旅客还可根据“智检watch”提供的心率、血压等监测数据了解身体状况。 

  口岸出境大厅内,“WHO全球旅行医学咨询中心平台”为旅客量身订制专属国际旅行健康指南;即将上线的“卫生检疫微信交流平台”,方便两地卫生检疫官员协调沟通与联合处置,将深港口岸“一检双放”模式落到实处。 

  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闪耀着深圳检验检疫人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潮头立,宏图起。深圳局将再接再厉,以智慧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助力卫生检疫事业迈向新时代。 (夏 彦 林 林 郑 茜